光学工程学科依托“江苏省中小企业新能源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常州市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市重点实验室、“常州现代光电技术研究院”等服务平台优势,重点建设光电材料与器件、光电显示与照明、光电信息处理、光电检测技术四个学科方向,着力解决光学工程学科有关的基础理论、重大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问题,为本地区的光电信息产业和光电测控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形成了“面向光电信息产业的光显示和照明技术设计与应用、太阳能开发与集成”的学科特色。
光学工程学科已形成了一支由知名学者领衔,以教授、博士为中坚力量的高水平的学科团队。在学科队伍中,拥有教授6名、副教授7名,高级职称教师占44.8 %;博士(含在读博士)22名,占教师比例达75.9%。近年来,主持或参与了“10×10Gb/s并行光发射单片集成芯片设计与制备”等863子课题、“高强度变热流条件下多孔介质内液态金属流动及传热机理的研究”、“基于delta-kicked 模型的量子棘轮效应的研究”等10余项国家、“复合三视场自主导航星敏感器关键技术研究”等10余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Opt.Lett.》、《Thin Solid Films》、《物理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光电材料与器件学科方向的优势与特色。学科方向将材料科学与光电子技术相结合,主要研究新型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机理、结构及制备,光电、光热性能及转换效率提升、光催化制氢储能技术、光电敏感器件设计和光伏系统集成应用。重点研究在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化合物薄膜的制备、微观物理机制分析、导电和导热性能及转换效率提升与测试、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的智能光电检测、光学敏感器件设计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光电显示与照明学科方向的优势与特色。学科方向主要运用光电子技术,开展光学影像技术、LED和OLED照明技术、导光板、光生物安全技术、光子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重点开展触摸屏影像显示、大功率LED照明、紫外窄波段UVLED光源设计、OLED制备和性能测试、LED光生物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光电信息处理学科方向的优势与特色。学科方向是将光电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主要开展光信息处理、图像模式识别、视频目标跟踪技术和量子信息处理等研究。重点开展图像模式识别、量子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光电检测技术学科方向的优势与特色。学科方向是将现代光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针对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要求,主要开展激光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机器视觉测量技术、工业在线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和智能光电仪器设计及应用研究。重点开展非对称等效相移双电流可调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光纤光学技术和光电探测器件、实时在线量自动检测和智能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