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我校首个工程教育认证受理专业,学校及院领导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学院专业内涵建设,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2018年1月4日至5日,由我院袁洪春副院长带队,张建生教授、郑仲桥和朱益利参加了工程认证受理专业培训会。
教育部评估中心周爱军主任以“以认证为抓手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为题,从把握高等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适应工程教育变革落实认证理念要求到以评促建改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工程认证的目的和要求。
同济大学陈以一教授以“学习认证理念,掌握认证标准,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为题,从认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从标准入手,深入理解认证核心理念、通过认证推动工程专业建设和教育改革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强调理念是达成目标的指南,从理念到行动需要转化,转化的路径是多途的,不具唯一性,只能结合各校实际进行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臧斌宇教授以“毕业要求制定、分解与落实”为题,对培养目标的制定、毕业要求的分解和落实以及如何体现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强调,在认证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运用指南》两个文本,根据标准认证梳理本专业的教学体系,不能生硬的牵强的进行解释。
燕山大学金淼教授以“课程目标的落实、考核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题,从OBE课程特征及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的制定、教学环节设计和课程考核与达成评价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OBE课程设计的方式方法。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是OBE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有目标、有组织的活动;理论+实践,尤其是实践,是提高培养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主动学习不仅是教和学的方法,更是OBE的本质特征;提高教学质量是参加专业认证的根本目的。
南京大学陈道蓄教授以“毕业要求达成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为题,重点回答了什么是专业认证的基本工作方式?为什么建立面向产出的内部评价机制是关键?现有的质量管理机制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流行的达成度算分算不算证据?究竟什么才算是“证据”?我们如何把握“底线”?什么是与“复杂”相关的“证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卫国教授以“自评报告撰写要点和要求”为题,从自评报告的定位与作用、自评报告的内容与要求和对认证标准的逐项响应三个方面进行讲解,详细解释了自评报告里面的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和专业补充标准几大模块的撰写要点和要求。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王振林教授以“从认证考查看学校准备工作要求”为题,从专家视角出发,对现场考察工作安排与专业如何准备、现场考察内容与专业如何配合、现场考察关注重点与专业如何改进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此次专题培训会,使参会老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对学院加强专业建设、迎接审核评估和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与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