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抗疫尽份力
---周兴森校友先进事迹纪实
光电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届毕业生周兴森

周兴森
周兴森,于2019年毕业于常州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鼠年伊始,新春之际,正值合家团圆之时,新冠病毒却突然爆发,袭扰武汉,乱我中华。无数英雄奔赴前线,与病毒较量,救无数病患于水生火热之中,是我辈之楷模,令世人敬仰,引万人学习。处于疫情较轻地区的,周兴森也想为抗疫尽自己的一份力。
“以前是你们来帮助我!”
在学校期间,周兴森通过国家的贫困生资助和社会好心人的资助帮助顺利完成了学业,他说:“我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党和国家以及社会的帮助,是,顺利毕业。每当我向他们道谢时,他们只是说这是一个党员、一个社会好心人该做的事情。对我的要求也只是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周兴森深表触动,因此,在学校里,作为副班长和生活委员,他也总是会不遗余力的去帮助同学。毕业之前,作为就业助理的他也努力帮助同学落实工作。这次疫情爆发,当无数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时,周兴森的心也被他们牵引,有一种信念在他耳边呐喊:“作为中华儿女,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为祖国、为抗疫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现在由我来帮助你们!”
但是,周兴森想到不是医护专业的他如何能够帮助抗疫呢?周兴森在电视上看到了各个路口帮忙检测体温和身份证的警务和医务人员,想起来他自己是拥有初级保安证的,或许能够从这方面入手。同时他也注意到,许多医院缺少医护人员,但又不得不分出部分医护人员去检测进院人员的体温。于是,周兴森想到可以加入医院的安保部门,作为医院的安保力量为抗疫献出一份力。
于是周兴森主动与瑞慈医院的安保部门取得联系,通过他们向医院提出申请,志愿加入医院安保部门,共同抗疫。在得知周兴森拥有正规的保安上岗证件后,医院安保部门接受了他的申请。
于是,在2020年2月19日周兴森志愿加入了瑞慈医院的安保部门,对入院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身份核实。而在周兴森加入志愿工作的第五天,也就是在2020年2月24日,瑞慈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在内的南通各所医院向武汉和黄石又补充了援助医护力量,于2月23日晚集结完毕,24日早出发。他的内心被这则消息所鼓舞,更加坚定了抗疫的信念。
作为医院的第一道屏障,工作量比周兴森想象的还要大,每天的白班工作时间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五点半,其余时间为晚班,无论是白班还是晚班都需要人员在外立岗检查。作为志愿者周兴森被安排在白班,主要工作是对入院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身份核实,具体是利用额式体温计对入院人员测温,并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以及后期出现的电子通行证或是健康码,核实身份并且体温没有异常的人员方可入院。南通的疫情相较其他城市不算严重,而且对于人员的管控较为严格,每天仍然有很多患者进院接受治疗,而且瑞慈医院是作为疑似患者收治医院的定点医院,周兴森刚值班的一段时间内,被问最多的问题是:“医院内是否收治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我们进去安全吗?而他的回答总是:”请相信任何一所医院,她会对你的安全负责,并且会竭力让您康复。”

疫情来势汹汹,也让人们对于疫情防控工作显示出了不同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周兴森工作时深有体会。虽然大部分入院人员都很配合,但是也有少部分人员对体温测试以及身份表明等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周兴森对他们进行劝解,让他们配合也是一项工作内容。再后来,推出电子通行证后,工作量更是加大,因为有些入院人员并没有响应号召,办理电子通行证,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群体,周兴森还要帮助他们办理电子通行证,有需要的还可以将其打印下来,贴身保存。
志愿工作并不是很好做,每天需要长时间的立岗,还要帮助入院人员处理各种事情,身体和精神消耗很大,但是周兴森还是坚持做了下去。三月中旬,在一天上班检查时周兴森体温较平常偏高。在惴惴不安的心情下,他做了检查,发现身体出现明显炎症,但不是被感染,而是背后出现了囊肿。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周兴森并没有放弃志愿工作,上午正常工作,下午输液消除炎症,为消除囊肿做准备。几天的输液结束后,炎症消除了,囊肿也变小了,在询问医生后,周兴森又踏上志愿工作的路。
那些奔赴千里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那些为抗疫奉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那些支援抗疫的每一个人,都是周兴森我的榜样,周兴森说,他们都是支撑我的力量,所以我也没有退缩和放弃,在抗疫的长征中,贡献出了我的一份力量。